2023年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硕士指导教师招生信息简表
发布时间:2022/09/16
来源:
浏览量:951
专业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简介 考试科目 指导教师
070101基础数学 01大数据分析的理论与算法 主要研究大数据分析的理论与算法,包括:
1、压缩感知、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
2、图像处理、图像超分辨
3、基于机器学习的PDE求解,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像重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数学分析
④801高等代数
谌稳固
02非线性色散方程 以Schrodinger方程为代表的非线性色散方程的适定性、散射性、解的唯一可延拓性等的数学理论,主要方法包括Bourgain的Fourier截断方法、Keel-Tao的I-方法、Strichartz估计、Profiles分解与波前集分析等现代分析工具。 苗长兴、郑继强
03偏微分方程的调和分析方法 借助于调和分析方法与集中紧致原理(例如:算子插值理论、奇异积分、Besov空间、振荡积分)来研究非线性波动方程以及在不同规范下的场方程组的Cauchy问题、散射性理论等现代数学的核心领域 苗长兴、陈琼蕾、郑继强
070102计算数学 01大数据与信号分析与处理 主要利用机器学习方法结合偏微分方程或小波理论等工具,研究大数据与图像的恢复与重构算法,研究雷达信号、网络传播等领域的大数据的分析处理。研究国防工业与国民经济中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数学分析
④801高等代数
尹俊平、孟宝清
03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主要研究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方面的基础理论与计算方法,涉及椭圆型、抛物型与双曲型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包括离散格式的构造以及对离散解的收敛性、稳定性等基本性质的分析 陈艺冰、倪国喜、盛志强、崔霞、尹丽、高志明、王瑞宏
06并行计算 主要从事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在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应用基础研究,主要包括:并行算法设计与分析、并行自适应计算、并行数值模拟支撑软件框架、数据管理与科学计算可视化等。 姚彦忠、常丽娜
07流体力学数值方法 该研究方向主要进行流体力学方程(组)的数值方法研究,具体内容包括:拟线性双曲组离散格式的性质研究,特别是高分辨率离散格式研究;流体力学方程组的高精度数值方法研究,包括欧拉方法、拉格朗日方法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自适应网格方法研究等。 成娟、沈智军、李杰权、贾祖朋、程军波、汪玥、刘会坡,、何志伟、李理、谭爽
08数值代数 该方向研究由偏微分方程离散得到的大型稀疏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数值求解方法,包括直接法和迭代法,以及算法的收敛性分析和矩阵理论研究等,研究大型稀疏线性代数方程组的并行直接解法和并行迭代解法,以及算法的理论分析和在大型科学计算中的应用。 杭旭登、赵强
070104应用数学 06不确定度量化研究中的数学理论及其应用 本方向主要开展不确定度量化方法中的数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主要包含压缩感知理论、投影方法、贝叶斯分析理论、最优化理论、最小二乘方法、假设检验等相关数学理论及其在应用问题中的量化分析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数学分析
④801高等代数
王言金
07 机器学习驱动的建模和计算方法 基于机器学习的电子结构建模与计算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建模与计算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及其并行计算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流体力学数值方法 王涵、勇珩
08流体动力学方程的数学理论 研究可压与不压流体动力学方程解的整体适定性及光滑解的爆破机制,这些问题是现代数学物理研究中的重要的难题 陈琼蕾
09应用偏微分方程的数学理论研究 源于流体力学、等离子体物理以及辐射流体力学中的偏微分方程的数学理论, 具体方程涉及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磁流体力学方程和辐射流体力学方程等, 研究内容包括解的适定性、 渐近性、稳定性及小参数奇性极限问题等。研究的方程和问题不仅在数学上富有挑战性,同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背景 琚强昌
070201理论物理 16凝聚态理论 (1)低维凝聚体系/纳米结构光学性质研究
包括纳米光学、量子光学、等离激元光子学(Plasmonics)、太赫兹科技
注重低维体系结构光学过程的相干效应(Fano效应、EIT效应等)、非线性效应;手征光学性质;基于低维结构的太赫兹辐射与探测
(2)低维凝聚体系/纳米结构电输运性质研究
研究包括量子点、超晶格、石墨烯、拓扑绝缘体、DNA分子等体系电输运性质
注重量子干涉效应(如Fano效应)、拓扑效应;含时输运;极化子 (Polaron) 动力学;动力学与静态无序及相关局域化(如Anderson 无序)
(3)微纳光电与太赫兹科学研究基于微纳结构的中红外-太赫兹波段激光源、探测器(QCL、QCD、QWIP、RP)
中红外-太赫兹波段的高精度成像、光谱及传感技术
碳纳米管、石墨烯、拓扑绝缘体等微纳光电材料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量子力学
④802普通物理
赵宪庚、张伟、杨宁、楚卫东、张平、宋海峰、杨宇、付振国、刘瑜、郑晖、孙博、高兴誉
17强场物理 原子分子中的超快瞬态过程
原子分子体系的动力学过程大都发生在飞秒/阿秒时间尺度、纳米/埃空间尺度
为单分子器件、THz/PHz光波电子学、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提供基础支撑。
利用飞秒强激光脉冲实现对原子分子超快过程的探测和操控
用经典、半经典、量子力学和量子电动力学等多种理论方法,与实验紧密结合,对原子分子在强激光场中的电离、解离、激发和高次谐波产生等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量子力学
④802普通物理
陈京、叶地发、夏勤智
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05核军备控制物理和技术 核军备控制物理与技术是在国际军备控制背景现状与发展趋势基础上,探索与应用发展军控物理分析的科学技术方法,包括核军备措施及武器的控制,削减与销毁,核查技术与手段等,并探索军控中的对策问题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量子力学
④802普通物理
应阳君
06应用核反应理论 低能与中能核反应理论及其应用
核结构与核反应理论相结合的微观核数据评价
叶涛、郭海瑞
070203原子与分子物理 04等离子体辐射输运性质 本方向开展等离子辐射输运性质和等离子体辐射输运过程研究。具体包括:等离子体辐射不透明度、非平衡等离子体光谱、等离子体中带电离子能损、谱线展宽和等离子体辐射输运过程模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量子力学
④802普通物理
王建国、吴勇、刘玲、颜君、李冀光、高聪章
05原子分子结构光谱 本方向开展原子分子结构和光谱相关研究。具体包括:原子分子结构和超精细结构、原子分子光谱、等离子体中的原子分子结构和光谱、其他外场中的原子分子结构和光谱。 王建国、吴勇、刘玲、颜君、李冀光、高聪章
06原子分子碰撞动力学 本方向开展原子分子碰撞相关研究。具体包括:电子和原子分子碰撞、离子和原子分子碰撞、原子分子光过程、分子解离动力学、等离子体中的原子分子过程、其他外场中的原子分子动力学。 王建国、吴勇、刘玲、颜君、李冀光、高聪章
070204等离子体物理 01高能量密度物理 国防和惯性约束聚变(ICF)内爆主要过程处于高能量密度物理状态。利用ICF开展高能量密度物理相关研究,属于等离子体物理、流体力学、计算科学、强冲击物理、原子物理等交叉学科和研究前沿,充满了各种新奇的物理现象亟待探索。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激光、Z箍缩ICF平台开展实验室天体物理研究;(2)ICF相关温稠密物质特性研究;(3)快点火相关高能量密度物理问题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量子力学
④802普通物理
朱少平、蔡洪波、王立锋、肖德龙、李孜
10辐射流体力学与不稳定性 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及其引起的混合现象,是ICF内禀物理问题,是实现聚变点火面临的主要科学风险之一,也是天体物理现象中的重要过程。认识其发展机制和规律、提出相应控制和调控方法,是实现聚变点火的关键问题。本方向研究内容包括:高能量密度下的(1)等离子体流动基本问题研究;(2)流体不稳定性和混合机理及其控制方法研究;(3)弹塑性流体和高压流体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4)可压缩湍流混合研究。 张维岩、朱少平、李敬宏、吴俊峰、王立锋、张桦森
11惯性约束聚变物理 ICF是人类实现聚变能源梦想的主要技术途径之一,有望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能源问题。同时,ICF可以产生类核爆极端条件,是禁核试后实验室核爆模拟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大国竞争的制高点。本方向针对实现聚变点火面临的一系列基础科学问题以及与工程技术相关的科学问题,发展研究能力,提出创新设计,开展实验验证,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激光驱动ICF相关物理问题研究;(2)Z箍缩驱动ICF相关物理问题研究;(3)聚变靶物理研究与设计。 丁永坤、朱少平、肖德龙、王立锋、李璐璐
12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物理 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是激光ICF研究中的基础物理问题,也是实现聚变点火面临的主要科学风险之一。深入认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机制与物理规律,提出解决方案,是实现点火目标的关键问题。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激光在等离子体中的传输及激光靶耦合问题研究;(2)多种非线性过程耦合竞争研究;(3)电子等离子体波非线性演化研究。 刘占军、郝亮
070207光学 06激光传输与控制 研究激光在复杂光学系统以及大气中的传输特性、规律,探索新型光束控制方法。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2普通物理
张建柱
07激光器物理 研究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自由电子激光器产生机理,探索新强激光产生方法。  苏华、窦玉焕
08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研究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下材料物理和力学性能变化、材料损伤动力学及机理;研究光与热、力多场耦合机理及效应。 陈发良
070208无线电物理 15电磁环境及效应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传播、电磁散射及目标特性和毁伤效应、瞬态电磁学、计算电磁学等 周海京、董烨、王卫杰、刘阳
16放电等离子体物理 强电磁辐射产生及其与物质互作用,离子源及高功率微波毫米波器件中的强流带电粒子输运、真空击穿及放电等离子体规律等 周前红、董烨、杨薇、张芳
077203流体力学 10反应流体动力学 爆轰:炸药的正常爆轰性能,爆轰驱动及爆轰波与金属的相互作用
爆炸安全性研究:典型事故场景下的安全性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3力学综合
胡晓棉、于鑫
11复杂流体与流体物理 复杂流动中的非平衡问题 许爱国、王丽丽
12含能材料反应机理 研究冲击起爆、爆轰波传播和爆轰驱动问题 楼建锋、周婷婷、陈军、殷建伟、张蕾
13计算流体力学(1) 非定常流动的高精度、高分辨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界面不稳定性发展及其诱发的湍流混合过程 王裴、田保林、范征锋、张又升、陈大伟
14计算流体力学(2) 冲击波加载条件下材料的动态响应特性。主要包括:材料本构关系、材料动态损伤与破坏 王裴、潘昊、何安民、陈海涛、向美珍
0775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并行数值算法 针对大规模稀疏(非)线性代数方程组以及代数特征值问题,结合应用特征,研究:
并行数值代数算法(并行直接方法、并行迭代方法、并行预条件算法等)
混合精度数值算法
智能型数值代数解法器
稀疏矩阵并行算法与性能优化等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数学分析
④801高等代数
徐小文、安恒斌
02大规模并行计算 围绕实际应用特征和超级计算机体系结构特征,研究:
并行算法设计与分析
性能优化方法与理论
并行编程模型及编程框架
并行程序设计方法等
刘青凯、陈军(女)、张爱清、张宝印、杨章、安恒斌、徐小文
03科学与工程计算可视化 针对科学计算海量模拟数据,研究:
高表现并行绘制算法与交互可视化方法
高效数据分析与挖掘方法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型可视分析方法等
王华维、肖丽、曹轶
04超级计算机系统软件 围绕超级计算机系统结构、系统软件、大规模存储系统,研究:
超级计算机性能模型与系统评测
操作系统行为建模与优化
并行程序性能分析方法与工具研制
系统运行稳定性及容错机制
大规模数据存储系统与IO优化
武林平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并行数值算法 针对大规模稀疏(非)线性代数方程组以及代数特征值问题,结合应用特征,研究:
并行数值代数算法(并行直接方法、并行迭代方法、并行预条件算法等)
混合精度数值算法
智能型数值代数解法器
稀疏矩阵并行算法与性能优化等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计算机综合
徐小文、安恒斌
02大规模并行计算 围绕实际应用特征和超级计算机体系结构特征,研究:
并行算法设计与分析
性能优化方法与理论
并行编程模型及编程框架
并行程序设计方法等
刘青凯、陈军(女)、张爱清、张宝印、杨章、安恒斌、徐小文
03科学与工程计算可视化 针对科学计算海量模拟数据,研究:
高表现并行绘制算法与交互可视化方法
高效数据分析与挖掘方法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型可视分析方法等
王华维、肖丽、曹轶
04超级计算机系统软件 围绕超级计算机系统结构、系统软件、大规模存储系统,研究:
超级计算机性能模型与系统评测
操作系统行为建模与优化
并行程序性能分析方法与工具研制
系统运行稳定性及容错机制
大规模数据存储系统与IO优化
武林平
080300光学工程 10高能激光系统技术与应用 激光器物理:激光器的物理研究及理论设计,新型强激光的产生方法。
激光传输与控制:大气环境及激光系统中激光束传输特性的机理研究,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探索新型光束管控技术。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下材料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变化、材料损伤动力学及机理,探索其规律性。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2普通物理
苏华、张建柱、窦玉焕
082701核能科学与工程 05粒子输运理论及其应用 中子、光子、带电粒子与物理相互作用规律
以数值模拟为基础的核工程物理问题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2普通物理
李百文、沈华韵、李树、傅学东、上官丹骅、衷斌
082703核技术及应用 18核辐射测试技术与应用 粒子辐射探测与成像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探测器及测量系统的特性与优化
肖刚、应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