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应用电子学研究所硕士指导教师招生信息简表
发布时间:2025/03/27
来源:本站
浏览量:289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研究方向代码 | 研究方向名称 | 研究方向简介 | 考试科目 | 指导教师 |
080300 | 光学工程 | 1 | 激光系统工程与技术 | 针对大型复杂激光系统的物理、技术和工程问题,开展激光系统的设计、集成、装调、检测、诊断、评估有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包括系统技术状态基线物理分析,环境约束下的力热电光耦合与优化理论,激光系统技术选择与使用效能问题,综合性能检测与诊断评估技术,激光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可靠性等问题及领域的理论、技术和工程问题研究。了解大型复杂激光系统最新进展,训练总体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总体型人才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范国滨、张凯、张卫、刘军、叶一东 |
②201英语一 |
2 | 先进激光光源技术 | 主要研究高能/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等,研究激光的高能效产生、放大、非线性频率变换、光束质量控制、波长及线宽控制、脉冲参数控制等理论和技术。建立较完备的典型激光材料-半导体激光芯片-泵浦源-激光器研发体系,形成了超强超短激光、高能窄线宽光学激光、重频大能量脉冲激光、中红外激光、近衍射极限半导体激光等优势方向。 | ③301数学一 | 唐淳、高清松、鲁燕华、孙殷宏、马毅、陈小明、王君涛、武德勇、任怀瑾、彭万敬 |
3 | 光束控制与光电探测技术 | 针对实际应用复杂条件光场调控,光束整形和传输变换,光束合成,光束对准,光轴稳定,光束质量控制,激光发射接收、耦合分光、参数控制等理论和技术开展研究,相应的光学器件设计、光机系统设计,以及研制、装调、检测技术研究;开展光束、光场和光学器件等理论与技术,以及光电系统设计装调和检测技术研究。 | ④804光学 | 万敏、向汝建、尚建力、颜宏、魏继锋、彭琛、陈天江、游安清 |
080104 | 工程力学 | 1 | 高能激光系统总体工程设计 | 本研究方向以国家重大高新技术装备发展需求为牵引,针对不同的载具平台(海、陆、空、天)、不同的应用场景,重点开展高能激光装备(系统)总体设计与总体集成、系统多学科仿真与参数优化设计、数字装备研发中涉及的基础理论、工程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赵剑衡 |
②201英语一 |
2 | 计算力学与应用 | 本研究方向以国家重大高新技术装备发展需求为牵引,针对不同应用平台,复杂的振动、热环境条件下实现高能激光系统高稳定性工作和光束高精度跟瞄与发射的要求,开展振动与热环境条件测试与分析、结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强光传输通道(激光大气传输)过程光机热集成仿真、系统性能评估等涉及的计算力学基础理论、工程应用技术研究。 | ③301数学一 |
3 | 振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 本研究方向以国家重大高新技术装备发展需求为牵引,针对不同应用平台,复杂的振动环境条件下(不同频率特征和振动幅值的振动)减小光机系统振动响应,实现振动幅值大幅衰减,同时,精准控制低频段的振动幅值,与光学稳定与闭环校正系统一起,实现高能激光系统光轴的全频段控制,实现激光到靶抖动小,最大化激光到靶亮度、破坏效能最优。 | ④813力学综合 |
070208 | 无线电物理 | 1 | 复杂电磁环境技术 | 主要研究电磁环境基础理论与数值模拟、构建与测试、效应实验评估与对抗等技术,该技术研究紧密结合现代电子信息战争环境中电子设备适应能力与加固技术,涉及复杂电磁环境的理论及数值模拟技术以及电子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电磁特性。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马弘舸、秦风 |
2 | 高功率微波产生及应用技术 | 主要研究强流相对论电子束产生高功率微波的机理、物理设计与数值计算、粒子模拟方法、实验、测量和应用技术,该研究技术紧密结合高功率微波系统的核心器件开展研究。 | ②201英语一 | 金晓、王冬、黄华、吴洋、刘振帮、秦奋、张鲁奇 |
3 | 高功率微波传输与发射技术 |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传播、电磁散射及目标特性、瞬态电磁学、计算电磁学等。该研究方向旨在通过理论、数值模拟及实验相结合的手段研究重大工程中的电磁传输与发射问题。 | ③301数学一 | 胡进光、余川、李士锋 |
4 | 太赫兹技术 | 主要研究太赫兹波的产生与应用技术 | ④802普通物理 | 陈洪斌、马国武、孙迪敏、胡鹏 |
5 | 高功率微波效应 | 主要研究高功率微波对电子元器件和电子系统效应的实验方法、效应仿真、损伤机理、评估方法,该技术研究涉及高功率微波应用技术研究。 |
| 马弘舸、秦风、闫二艳 |
6 | 脉冲功率技术及应用 | 研究重复频率高压大电流开关物理及工程技术,重复频率高功率脉冲形成和传输技术、高功率脉冲的调制技术、高功率纳秒脉冲产生与测量技术等。具有完善的脉冲功率技术研究与实验能力。 |
| 金晓、宋法伦 |
080900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1 | 复杂电磁环境技术 | 主要研究电磁环境基础理论与数值模拟、构建与测试、效应实验评估与对抗等技术,该技术研究紧密结合现代电子信息战争环境中电子设备适应能力与加固技术,涉及复杂电磁环境的理论及数值模拟技术以及电子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电磁特性。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马弘舸 |
2 | 毫米波及亚毫米波技术 | 主要研究毫米波及亚毫米波的产生与应用技术。 | ②201英语一 | 胡进光 |
3 | 高功率微波与物质的互作用 | 主要研究高功率微波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与应用技术 | ③301数学一 | 马弘舸、闫二艳 |
4 | 高功率微波技术 | 主要研究重复频率高功率脉冲功率源技术、强流相对论电子束产生与传输技术、高功率微波(毫米波)产生、传输、发射及其应用技术,该研究技术涉及高功率微波系统的各个环节。 | ④806模拟电路 | 吴洋、刘振帮、秦奋 |
082703 | 核技术及应用 | 1 | 加速器物理及技术 | 主要探索先进的加速原理、研究加速器物理设计、研究加速结构的设计技术。研究先进的加速器物理概念、系统理论和基本物理规律;研究高亮度电子源技术、超导加速器的关键单元技术和系统实验技术;研究能量回收加速器的原理与技术;研究先进的带电粒子束流高精度诊断技术等。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黎明、吴岱、杨兴繁、罗星、周奎、李正红、周征 |
2 | 脉冲功率技术及应用 | 研究重复频率高压大电流开关物理及工程技术,重复频率高功率脉冲形成和传输技术、高功率脉冲的调制技术、高功率纳秒脉冲产生与测量技术等。 | ②201英语一 | 宋法伦、任先文 |
具有完善的脉冲功率技术研究与实验能力。 | ③301数学一 |
3 | 射线辐射成像技术及应用 | 研究X射线、中子束、电子束等射线的成像方法和相关技术。研究高能工业CT系统理论和相关技术、系统设计与研制;研究高能工业CT应用技术;研究显微CT的原理和相关技术;研究提高CT成像质量的原理和关键单元技术。 | ④802普通物理 | 金晓、吴岱、杨兴繁 |
4 | 自由电子激光技术 | 研究自由电子激光(FEL)先进概念、系统理论和物理规律;研究高平均功率FEL系统总体技术、先进的关键单元技术和系统实验技术;研究高平均功率FEL光束时间、空间分布参数诊断新技术;研究高平均功率FEL应用技术。 |
| 黎明、吴岱、杨兴繁、罗星、周奎、李正红、周征、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