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工作经历
2004年于四川大学获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位(优秀毕业生);2007年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毕业;2018年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毕业。2007年7月至今任职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工作,目前担任该所高压物理学科主要技术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凝聚态物理专业组委员、青年科协常务理事、高压物性研究室副主任。
获“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家级创新团队(负责人)”、“全国高压科学卓越青年学者”、两弹元勋“邓稼先科技青年奖”、“科学挑战英才”等荣誉称号,并获“国家卓青基金”、“四川省杰青基金”支持;兼任《高压物理学报》编委、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常务理事、上海光源用户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招生方向为凝聚态物理专业(代码:070205)下属的高压物理与力学、高压材料科学与化学方向。长期从事高压下凝聚态物质的电子/原子结构、相图和相变动力学、热力学性质及其它物理和力学性质等研究工作,对“高压下强关联电子体系相结构及其与物性的关联”问题有系统性的研究。
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基金、核科学挑战专题、系列行业科技项目及各类重大课题等40余项(经费总量>40000万)。突破多项动高压实验关键技术,建立极端条件下结构与相变微介观诊断能力,初步构建相变动力学认知体系,解决凝聚态物理基础研究的重大难题,并推动相关技术的快速转化应用。
主要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在高水平刊物得到发表和多次引用(2000+),目前为止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译著1本,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篇,包括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篇)、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1篇)、Physical Review B(8篇)、Measurement(1篇)、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3篇)。获四川省自然科学二等级1项、军事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3项,为国防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想对学生/考生说的话
本团队拥有国际一流的高压实验平台和测试诊断手段,并与国内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国内唯一同时掌握和运用“动、静高压科学技术”,并开展材料高压物性实验、实现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贯通的团队。欢迎物理相关专业同学报考,我们将提供优良的培养条件和良好的科研氛围,助力各位同学在科研道路上走的更高、更远。